防雷檢測對浪涌保護器的檢測
電涌保護器的主要功能是保護間接雷電和直擊雷電或其他瞬時過電壓沖擊。
電涌保護器的測試內容主要包括規(guī)格、安裝位置、連接方式、長度等。電涌保護器應安裝在設備前端。
安裝方法應首先考慮“V”連接的使用方法,和并行連接時應采用“V”連接方法無法實現,然后連接導線應連接到地面的較短路徑,連接電線應保持平坦和長度應小于或等于50厘米。
弱電防雷檢測怎么做?
1,對弱電安防系統(tǒng)所在建筑物的直擊雷防護措施進行檢查檢測;
2,對室外設備(系統(tǒng))的雷電防護措施進行檢查檢測,而這個檢測又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A,保護范圍的計算:測量接閃器的高度,室外設備高度,與接閃器之間的距離,并取得相關數據。然后用滾球半徑法計算,計算室外設備是否在LPZ0B區(qū)保護范圍之內;
B,桿塔接地情況:桿和塔的接地母排都要與屋頂天面的接閃帶做等電位聯接,且塔的各角都要良好接地;
C,電源線和信號線不得繞接閃帶上方進入室內,若饋線從墻體側面穿孔或架空引入室內,應穿鋼管進行屏蔽,鋼管應該良好接地;
D,各線纜應根據相應標準確定是否安裝防雷器;
3,低壓配電系統(tǒng)檢查:
A,檢查電源進線方式,是否按照不同等級做了相應的防護措施:一般A等級實施3—4級防護,B級實施2—3級防護,C級實施1—2級防護,D級實施1級防護;
B,進行防雷器的相關參數檢查和測量。
4,信號線防感應雷措施。
A,檢查計算機房進出的各種信號線路引入方式,是否采取相應的屏蔽措施和安裝相應的防雷器;
B,各種信號線應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應接地;
5,合理布線檢查:
A,各種電氣線路的總干線敷設位置,應遠離引下線;
B,機房內線路的布線槽要強電,弱電分開,強電,弱電線路可垂直交叉鋪設,平行鋪設距離要大于20CM。
6,屏蔽檢測:
A,各種信號線路應采取屏蔽電纜,其屏蔽層的兩端在雷電防護區(qū)的交界處做等電位聯接;
B,金屬鎧裝線的屏蔽層或光纖的加強芯要與接地等電位聯接;
C,檢查機房金屬門窗是否采取屏蔽措施,外墻門窗采用金屬網格屏蔽,并良好接地;
3、工具和儀器的準備
不同的防雷檢測規(guī)劃方案需要準備不同的工具和儀器設備,比如在的危險環(huán)境當中需要準備的工具更多,從檢測人員的安全性角度來說防護工具和的儀器是重要保證,而且在實際檢測中工具的運用也十分關鍵,相關人員掌握儀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再參加具體的檢測。
有許多人認為在防雷檢測完成之后即可以迅速的投入使用,但是業(yè)內人士稱檢測完成之后還需要制定檢測的具體實施計劃,即便已經將所有的防雷設施布置完成仍然需要進行多次的復檢,防雷對于整個建筑體系的安全性和人員的安全頗為重要。